水葬的一種,又分為直接把死者沉在海中,或先將尸體燒成骨灰(先火葬處理),撒向大海兩種。
中國絕大多數(shù)海葬是將骨灰撒入大海的葬法。骨灰撒海,沖破了傳統(tǒng)的"入土為安"觀念。人從自然中來,又回到自然中去。海葬是繼墓葬以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,是人類思想的一大飛躍,是社會文明的一大標志。海葬有利于節(jié)約土地、發(fā)展經(jīng)濟,有利于移風易俗,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。黨和國家領(lǐng)導人在這方面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,為人民樹立了榜樣。骨灰撒大海,情意留人間。
海葬的歷史十分的久遠,海葬它最早起源于北歐海盜,并成為海上最古老而哀痛的儀式。海葬最初的儀式十分的簡單,它以小船載尸,掛上風帆,乘著落日的余暉,驅(qū)使西行,任其在大海中漂游。后來在逐年的演化中,便為軍隊所用,早年,艦上人員死亡的時候,若尸體無 法運回陸地安葬,他們則會在海上舉行海葬儀式。